您的位置:木兰围场旅游网.木兰围场专业的旅游咨询、风光摄影网站! > 兴隆县打响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攻坚战
兴隆县打响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攻坚战
来源:坝上的云  发布时间:2013-09-11

     河道中的建筑废料和漂浮的白色垃圾没了,取而代之的是畅通的河道和清澈的河水;泥泞坑洼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大道,纵横交错的村道连接起千家万户;门前屋后杂乱堆放的柴草、垃圾不见了,道路两旁绿树成行,花朵飘香……随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深入推进,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兴隆大地徐徐展开。

  今年以来,兴隆县围绕建设具有北方山区特色的“环境整洁、设施配套、田园风光、舒适宜居”的美丽乡村目标,全力打响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攻坚战,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、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、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,实现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。
  正视不足,化压力为动力,调动群众参与热情
  兴隆县位于京津唐承四市结合部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.76%,居华北地区县级第一位,是京津周边最理想的休闲、养生、避暑胜地。然而,有些地方农村房屋乱搭乱建、垃圾乱扔乱倒等环境卫生“脏、乱、差”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根本治理,村边、路边、河道边成了天然垃圾场,这些牵制着农村的全面发展,也关系着兴隆的形象和投资环境。
  “加强环境整治,打造北京后花园、建设环首都靓丽风景线,是市委、市政府对我们的一贯要求,也是我们深度对接和融入北京的重要前提,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,不但要彻底清除农村‘五乱’,打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,更要转变和强化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。”在全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动员大会上,县委书记王瑞林的态度坚定。
  为加强对环境改造提升工作的领导,兴隆县、乡、村三级成立了领导小组,形成了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组织网络。他们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为遵循,本着“发展中心村、提升一般村、打造特色村”的基本思路,确立了面上整体推进,以乡镇政府所在地村、基层建设年村和经济条件、基础条件较好的90个村为重点率先突破,分期分批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,力争全县农村面貌年内求突破、两年上台阶、三年大变样的目标。同时,由住建局牵头,对90个提升村进行调查摸底,帮助制定改造提升规划和环境整治规划。
  为全面打响环境改造提升这场攻坚战,全县掀起宣传热潮,广播、电视天天有声有影,报纸期期有专栏,各乡镇村村有标语,大街小巷有宣传条幅。各乡镇、村普遍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、动员会,发放宣传手册和公开信,做到家喻户晓,深入人心。  累计悬挂条幅60个,出动宣传车560台次,印发明白纸80000余张,营造出人人动手、户户参与,有钱出钱、有力出力,共同参与环境改造提升的浓厚氛围。
  因地制宜,多措并举,全员动手共建美丽家园
  在环境改造提升行动中,兴隆县的决策者认识到:除了要引导群众培养、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,更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,多管齐下,才能实现农村环境面貌的根本改观。
  在以“清垃圾、清杂物、清残垣断壁和路障、清庭院”为重点的“四清”工作中,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,各乡镇按照“向上争一点、政府补一点、群众拿一点、社会帮一点”的办法,多方筹措资金,形成全社会多元化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格局,确保了农村环境改造提升工作的深入开展。同时,围绕公路沿线两侧、边沟河道、村庄道路等重点区域,采取组织出义务工、雇用挖掘机、清运车等手段,全面清理垃圾,拆除违章建筑,规范店铺牌匾,设置垃圾点、填埋场。广大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以美化、净化环境为重点,普遍实行党员干部包户、包片责任制,并带头走上街头,动手清理房前屋后垃圾,一场轰轰烈烈的环境改造提升攻坚战在全县广大农村全面打响。累计投入资金395万元,清理垃圾203万立方米,出动大型设备800余台次,疏通河道78公里,清理尾矿砂、毛石60万立方米,清除树障7.5万株,清杂物2981处,清残垣断壁和路障1202处,清庭院12310处,拆除违章建筑2.8万平方米,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。
  同时,兴隆县把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环境改造提升的重要内容,着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,完成村路改造222公里,改水1256户,改厕697户,改圈682个,安装路灯1036盏,全县90个提升村公路村村通建设、连村道路建设、村内街道硬化基本完成,通讯信号、宽带网络基本全覆盖。在此基础上,他们按照“燕赵特色、田园风光”的要求,深入推进新民居示范工程,鼓励农民采用节能、节水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和新型墙体建材、环保装修材料,改造提升现有民居。全县建成省级新民居示范村70个,完成危房改造2012户。
  立足长远,标本兼治,巩固环境改造提升成果
  农村环境改造提升是一项只有起点、没有终点,只有检查、没有验收的工作,只有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,才能巩固整治成果,并最终打造出一个优质、和谐、宜居的新环境。如何将运动式的集中整治固化为常规性工作机制,走出“治理——反弹——再治理”的怪圈?该县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一套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、有人管事、有钱办事、有章理事”的长效机制,通过充实城乡保洁队伍,构建清洁工程资金保障机制,健全各项管理制度,使农村环境整治初步走上了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轨道。
  加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考核,县里实行每季一调度、半年一联查、一年一考核的督导考评制度,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,将平时督导检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,严格工作问责。建立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,重点做到创建成效与奖补政策,与村干部工资、资金“两个挂钩”。同时,建立村民激励约束机制,重点完善村级卫生管理、农户庭院卫生星级评比等制度,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,使行动产生持久效果。
  各乡镇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,巩固环境改造提升成果。兴隆镇、雾灵山乡两个县城周边乡镇与县城管局等部门合作,实施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乡镇管理、县处理”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,统一配置垃圾点、垃圾箱、垃圾桶、环卫车等卫生保障设施,并由县、乡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县垃圾处理厂,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无处倾倒的问题,六道河镇建成了大型垃圾填埋场,全镇所有村购置垃圾桶或建地坑式垃圾池,组建以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、五保户和护林员为主体的村内卫生保洁员队伍,采取“户分类——村收集——镇转运——镇掩埋”的方式,解决全镇垃圾收集处理问题。同时,充分发挥村群团、工会、妇联组织的作用,运用环境卫生“红黑”名单制度,激发群众保洁意识。上石洞乡确定了保洁人员27名,保洁车辆11台,垃圾存放点78个,垃圾转运场1处,实现了全乡垃圾定点收集、定时清运。
 

原创文章如转载,请注明:转载自坝上的云户外俱乐部【weichangbashang.com
本文原始链接地址:http://www.weichangbashang.com

 

 

 

[ 打印 ] [ 关闭 ]
河北承德市木兰围场坝上草原旅游网 驻京联络处电话:010-61468240 手机:13911972208 邮箱:dadou_333@sina.com
坝上的云户外俱乐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weichangbashang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15009413号-7